相关链接:
卷帘快门(Rolling Shutter)与全局快门(Global Shutter)的区别
全局快门(Global Shutter, GS)和卷帘快门(Rolling Shutter, RS)是两种常见的CMOS传感器快门技术。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曝光方式,从而影响了成像效果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,特别是在SLAM(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,即同时定位与建图)系统中有各自的优缺点。
全局快门:
传感器的所有像素在同一时刻同时曝光。这样生成的图像不会因运动而产生形变。
卷帘快门:
像素按行或列逐行依次曝光,通常是从上到下逐行读取,因此不同时刻的像素曝光会存在时间差。这种逐行读取方式容易在相机或物体运动时产生变形。
全局快门:
即使在高速运动情况下也能捕捉无形变的图像。
卷帘快门:
在运动中易出现“果冻效应”,即直线物体可能会变成弯曲的形状。此外,也可能导致旋转和倾斜物体的变形(如倾斜的水平线)。
SLAM算法通常要求高精度的视觉和位置信息,以构建环境地图和实现精准定位。不同的快门技术会直接影响SLAM的效果。
全局快门相机在SLAM中的优缺点 优点: 图像稳定性:在拍摄动态场景时,GS相机能够提供无形变的图像,这对于视觉SLAM的特征提取、匹配和位姿估计非常有利。特征不会因为快门的延迟而错位或扭曲。 高运动精度:在高速运动或机器人应用中,全局快门的同步曝光可以确保捕捉的图像准确反映真实物体的位置,从而在运动中提高SLAM系统的鲁棒性。 缺点: 成本较高:由于全局快门CMOS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较高,GS相机的价格也普遍高于卷帘快门相机。 功耗更高:全局快门通常需要更高的功耗来驱动同步曝光,并且较难在低照度环境下提供较好的性能。 卷帘快门相机在SLAM中的优缺点 优点:
成本较低:卷帘快门的设计和制造相对简单,因此RS相机的成本更低,应用更加广泛。 功耗较低:相比全局快门,卷帘快门的功耗更低,适用于能耗敏感的场景(如无人机和小型移动机器人)。 缺点:
运动形变:在拍摄动态场景时,卷帘快门会因为逐行曝光而导致图像出现形变,这种“果冻效应”会导致特征点的误差和失配,影响SLAM的定位精度。 运动模糊:在高速运动场景中,卷帘快门更易出现模糊,使得特征点难以被准确提取和跟踪,进而降低SLAM的建图质量。 卷帘快门在SLAM中的应对措施 尽管RS相机在运动形变上有局限性,但一些算法可以在视觉SLAM中通过后处理来减少形变影响:
去卷帘失真:通过分析相机的运动模型,尝试对卷帘快门图像中的“果冻效应”进行校正,使图像更接近真实结构。 融合IMU数据:利用惯性测量单元(IMU)与RS相机进行数据融合,通过IMU提供的姿态信息补偿卷帘快门造成的图像偏移和形变。
全局快门相机适用于动态或高速运动场景的SLAM应用,能够提供高精度、无形变的图像,但成本和功耗较高。 卷帘快门相机适合静态或慢速移动场景的SLAM应用,在成本、功耗上具备优势,但在高速运动中会出现图像形变,影响SLAM的定位和建图精度。